薩德基:回首統戰五十年路,傾聽黃色歷史與鄉間復興故事情節,感受民主革命藏區復興產業發展新氣象。冬至短萼之交,華北局和湖北市級非主流新聞媒體采訪組騎行于遼闊的仙海,時時風景優美、房舍搖身一變,國民臉上掛著富裕的微笑。從位處湖北東北的郴州寧鄉縣到有湖北西北角之稱的邵陽攸縣,從南昌起義上村市會合紀念碑到整條棉被失蹤人口萍鄉沙堤村,民主革命藏區呈現著各有特色的復興產業發展方向,展現出了藏區國民自信心力行、奮發向上的良好精神面貌,風景優美、大自然人與自然朝夕相處的美麗畫卷,以及藏區廣大干部無私無私奉獻、淡泊名利無私奉獻、開拓創新,守護者和發揚黃色文化的可貴精神。瀟湘晨報關鍵時刻新聞推出《藏區謝利謝——湖北民主革命藏區壟上行》專刊,記者深入藏區一線,尋訪人物故事情節,反映百姓心里話,手寫巨變,展現銳意進取征途。
瀟湘晨報關鍵時刻攝影記者 Alappuzha 湘潭報道
4月13日,華北局和省外等15家非主流新聞媒體組成的采訪組來到云開贛邊、云開渝黔民主革命藏區現場采訪,走進民主革命藏區湘潭湘潭市、湘陰縣、城崗。
萍鄉楓林鎮Daye坳村薛迅將軍茶山。
湘陰縣蘇維埃政府舊址。
從萍鄉楓林鎮Daye坳村薛迅將軍茶山,到湘陰縣蘇維埃政府舊址,崇山峻嶺間的民主革命歲月真是大道如砥,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
萍鄉:以工匠精神發揚千年窯火
在世界文明史的大航海時代,China是瓷器的意思,代表著西方人對中國名貴瓷器的渴慕。飲料灌裝機設備
說起瓷器,人們會條件反射地想到江西的景德鎮、河北的定窯……在中國古代不同的歷史時期,它們作為官窯,積累了極高的工藝水準,品牌形象可謂深入人心。
今天,說起瓷器的時候,不得不提湘潭萍鄉,近代萍鄉瓷博采中外瓷器之長,創燒釉下五彩瓷,被譽為東方陶瓷藝術之高峰,這也使得萍鄉躋身于景德鎮所代表的瓷器歷史名單而毫不遜色。
萍鄉陶瓷成規模產業發展,要追溯到上個世紀初在萍鄉創建的一所專門陶瓷學校。新中國成立后,萍鄉相繼建立了八大國營陶瓷工廠,改革開放后,隨著市場機制的引入,國營陶瓷工廠陸續轉制。
如今,萍鄉每年出產各類陶瓷日用品50多億件,擁有市級認定陶瓷新材料企業56家,4個國家級技術創新平臺,14個市級科創平臺,1500余項,陶瓷新材料已廣泛應用于電子、能源、交通、航空航天等領域。
陶瓷藝術大師黃小玲藝術瓷作品。
陶瓷不僅僅是我們萍鄉的一個品牌,更是我們湖北的一個品牌,特別是釉下彩,國民大會堂的會議杯就產自萍鄉。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中國陶瓷藝術大師黃小玲在她的工作室告訴記者。
萍鄉·中國陶瓷谷鳥瞰。
湘潭市委常委、副市長、萍鄉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楊忠亮介紹道,穩步推進陶瓷工藝高端化、陶瓷材料應用化、陶瓷生產智能化、陶瓷銷售品牌化,萍鄉作為中國最重要的陶瓷生產和出口基地之一,現已形成從上游、中游到下游的陶瓷產業鏈條,年產值達700余億元,陶瓷產品暢銷150多個國家和地區,預計2023年總產值將突破一千億。飲料灌裝機設備
茶陵:33萬畝荒山變成金山銀山
經過12年的植樹造林,我們把過去的33萬畝荒山,變成了現在的綠水青山,變成了老百姓的金山銀山。 在2022年湖北省兩會上,來自湘潭茶陵的省政協委員、湖北萬樟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祖治如是說。2021年,劉祖治被評為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
茶陵是井岡山民主革命根據地六縣(茶陵、炎陵、寧岡、永新、蓮花、遂川)之一,為新中國建立犧牲了5萬余人,走出了25位開國將軍。茶陵也是中國唯一以茶命名的行政縣。在云開贛邊羅霄山脈深處的湘陰縣嚴塘鎮,連綿不絕的群山綠意盎然。翠綠間,一條條規整的水泥道蜿蜒在大山之中,仿佛走進森林公園。
10多年前,這里是荒山,如今已是全國最具規模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國家4A級旅游景區,每年解決當地農民就近就業4000多人,輻射帶動4萬多農民不斷增收,年支付勞務工資3000余萬元,務工農民年均增收1萬余元。飲料灌裝機設備
湘陰縣萬樟園林一角。
劉祖治的故事情節要從10多年前說起。2010年,偶然路過嚴塘鎮的劉祖治,見到因冰凍災害被損毀的10萬畝自然林成了雜草叢生的荒山,心痛不已。從林學院畢業的劉祖治隨后作出一個大膽的決定:把自己經營園林綠化工程企業10多年積累下的上億元財產,全部投到這里,植樹造林,綠化荒山,創建一個現代農業產業園,為父老鄉親開辟一條致富大道。
十多年來劉祖治致力于產業發展名貴花卉及珍貴樹種產業,油茶、茶葉產業,優質水果產業,旅游觀光產業,集紅旅、農旅、文旅、茶旅、康旅為一體的黃色 綠色融合產業發展的大旅游區。劉祖治投資45億元,建成總面積200平方公里的中國花湖谷景區。景區由大花海、大湖泊、大峽谷、中國灣里紅云開贛民主革命根據地黃色文化園四大板塊組成,被評為國家4A級景區,成為湘陰縣實施全域旅游和鄉間復興戰略的重點項目。
炎陵:黃桃成為老百姓的致富金果
城崗是井岡山民主革命根據地核心縣、黃色民主革命藏區,曾是羅霄山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
4月14日,記者走進城崗黃桃市場,炎陵妹子們捧著春筍和當地的工藝品向直播間的觀眾介紹。空檔期的黃桃市場,已變為數字電商倉儲市場。城崗數字商務孵化中心主任尹升東介紹,這是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之一,有效擴大農村電子商務應用范圍,拓寬農產品網絡銷售渠道。在城崗城建設運營中心總倉,再延伸輻射至全縣所有行政個村,做到村村有站點,層層打通串聯式配送,實現線上銷售當日送達。飲料灌裝機設備
城崗黃桃市場直播。
城崗引導推進農村電子商務與特色農業融合產業發展,通過帶貨直播、傳統電商、短視頻推廣等渠道,讓優質水果走出大山。目前,炎陵擁有一個電商產業園,整合30多家快遞物流企業資源、3000余家注冊網店、128家農村電商服務工作站,實現電子商務行政村全覆蓋。
自1987年從上海農科院引進炎陵黃桃以來,得益于優渥的土壤和氣候條件,炎陵黃桃以靚、脆、香、甜聞名遐邇,享有炎陵黃桃,桃醉天下美譽。2016年成功注冊炎陵黃桃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讓每一顆炎陵黃桃都有了自己的身份證得益于好山好水好生態,如今炎陵黃桃已成為行銷全國的爆款。隨著炎陵黃桃的走紅,其年產值和產量得到了跨越式增長,2017年炎陵黃桃總產量為0.8萬噸,年產值2.8億元;2021年全縣黃桃種植面積9.5萬畝,總產量6.5萬噸,年產值26.3億元。
同時炎陵利用農業 旅游模式,推進黃桃產業鏈產業發展,開發黃桃深加工產業,建成1條年生產能力1000噸以上的黃桃果汁生產線、3家果酒加工廠、數十家桃干加工企業,開發果酒、果干、凍干片、果汁等衍生產品。飲料灌裝機設備
桃農陳遠高。
距城崗城4公里的城崗霞陽鎮石子壩村,水果種植合作社花甲農戶陳遠高告訴記者,今年是個豐收年,他種植了35畝黃桃共1500株桃樹,每株桃樹大概能產桃50斤,鮮桃上市價在6元左右,他一家年收入可以達到40多萬元。
陳遠高邊拾掇桃枝,邊露出了淳樸的微笑。